根据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下列小题。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万 | B.1:10000万 | C.1:500万 | D.1:5000万 |
图中四地( )
A.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
C.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 |
D.甲、丙两地日出、回落时间相同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四地均位于西半球太平洋上 |
B.图中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 |
C.物体从甲地向南做水平运动,将向西偏 |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丁地位于北京的西南方 |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P地坡度最陡 |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
C.该地区的黄土主要源于风力堆积 |
D.Q地水土流失状况最轻 |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地的地形是
A.三角洲 | B.洪积扇 |
C.河漫滩 | D.江心洲 |
图幅内最高点位于
A.东南部 | B.西南部 |
C.东北部 | D.西北部 |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甲河流
A.侧蚀作用显著 | B.下蚀作用显著 |
C.水流速度缓慢 | D.流经丘陵地区 |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
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
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读亚洲四国人口抚养比转折点的比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b、c、d四国分别代表的是
A.日本、中国、韩国、印度 | B.日本、韩国、中国、印度 |
C.日本、韩国、印度、中国 | D.韩国、日本、印度、中国 |
关于图中四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a国2000年后人口抚养比不断增高是因为人口出现负增长 |
B.b国21世纪初人口抚养比最低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高 |
C.c国人口抚养比在未来15年内将随着人口政策调整略有上升 |
D.d国人口抚养比因经济增长较快呈持续下降趋势 |
据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9月16日18时左右,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3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这是智利时隔五年后第二次发生超过8级的大地震。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A.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
B.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
C.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
D.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
受上述原因影响
A.智利河流大多自东向西入海 |
B.智利西部海岸大陆架陡而窄 |
C.智利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
D.智利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
本次地震发生时,下列地区人们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A.伦敦:正赶赴英超赛场 | B.开罗:正遇下班高峰期 |
C.武汉:正准备享用午餐 | D.纽约:正欣赏落日余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