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拒绝融入世界——被动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引自《粤海关志》卷二十三
材料二:康有为说:“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改编自冯宗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材料三:
(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到19世纪40年代出现了什么变化?用相关史实说明之。
(2)材料二中的“林文忠公”是谁?
(3)联系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政治潮流是什么?为了顺应这股潮流、求得“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作了哪些努力?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试举一个具体实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图(1)宋代《货郎图》图(2)北宋“交子”铜版拓片 图(3)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2)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或条件是什么?(至少答出3点,3分)
(3)康乾盛世时期,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对外紧闭国门,故有人说“康乾盛世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举例说明。(2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提示填写唐朝和明朝中外友好交流情况简表。
朝代 |
主要史实 |
唐朝 |
① ② ③ |
明朝 |
① |
(2)结合以上两个朝代中外交流的情况,谈谈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意义?(至少答出两点。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今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回答下列问题:
(1) 造成旧中国“屈辱外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开拓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基础是什么外交原则?
(3)请列举中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大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当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回答: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简表。(各举一例)
重 大 措 施 |
||
改革 |
农村 |
|
城市 |
||
开放 |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4)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社员交出全部自留地,并且将私有的房屋、牲畜、林木等生产资料转为公社所有。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哪些严重失误?这些失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2)根据材料三说出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文革”发生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指哪两个?这场浩劫给我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