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曾指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
| B.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 |
| C.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 |
| 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 |
世界博览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展示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最先进成就。1851年在伦敦博览会上,不可能展出的是
| A.火车机车 | B.汽船 | C.万能蒸汽机 | D.汽车 |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兴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 A.英国和德国 | B.英国和日本 |
| C.英国和法国 | D.英国和美国 |
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
|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
| C.蒸汽机的发明 |
|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