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他所继承的是一个自路易十四时代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济繁荣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
B.专制社会里,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 |
C.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并不尖锐 |
D.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有学者认为,中国主动而有计划地开辟淞沪战场,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向华东,使日本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这一军事行动发生于
A.1931年 | B.1935年 | C.1937年 | D.1945年 |
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写道:“这一激动人心的远征——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此语评论的是
A.北伐战争 | B.红军长征 | C.辽沈战役 | D.渡江战役 |
直接导致下表所示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义和团运动 |
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立法权 | B.财政权 | C.军事权 | D.监察权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苏联)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过去的一年里……由于不断刷新我们同各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并派员出访北京和莫斯科,我们得以为世界各国之间建立一种更为持久的新型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大胆首创使得1972年成为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并因此而载入史册。
——尼克松就职演说(1973年1月)
(1)概括材料一的中心内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1972年成为(美国)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
(3)综合以上材料,就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