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 “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

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 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
C.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 D.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毛泽东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

如果开设中国古代文艺展,下列文艺形式中最能体现文人审美价值、独特个性的是

A.隋唐的草书 B.宋代的风俗画 C.元代的杂剧 D.明清的小说

右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元刊本)书影,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A.书影中的字体是楷书 B.采用雕版印制而成
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