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说:“一个期待着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
| A.社会主义者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 B.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
| C.宰相在政府中拥有巨大的权力 | D.实行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人民生活 |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
| 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 | 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
| C.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 | 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 |
学者查理·G·诺特在论述某事时说道:“各地发生的变化使人们对最近历史的遗产感到厌恶,有意识的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作为改革文学、教育的样板以及所有文化人的理想。”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最近历史的遗产”主要指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
| B.此“意识”的实质是指理性精神 |
| C.此事件的本质是借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制 |
| D.此事件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 |
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 |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
| C.借助神威阐扬人本观 | 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 |
农历纪年也就是干支纪年,俗称阴历。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方法是,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为4、5、6、7、8、9、10、1、2、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4、5、6、7、8、9、10、11、12、1、2、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的天干,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依此方法换算,民国元年为农历多少年?
| A.壬子年 | B.甲子年 | C.辛亥年 | D.辛丑年 |
顾炎武在《与施愚山书》中说:“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根据顾炎武的认识,可取的是()
| A.不可尽信圣人之言 | B.坚守理学教诲 |
| C.儒学最终形成于宋代 | D.发扬孔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