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官吏受贿枉法者,赃一贯以下杖刑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赃一贯以下杖刑八十,至四十贯斩;官吏贪污至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摘自《大明律》
材料二 都察御史”专纠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下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成作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葺、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饬。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黜陟。大狱重囚,无鞠于外朝,皆刑部考察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附循外地,各专行敕行其事”。
——摘自《明史.职官志二》
材料三 嘉靖41年(1562年)(内阁首辅大臣)(严)嵩垮被抄,出金三十万两,银二十万两……。
——摘自《明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整顿吏治的措施及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朝整顿吏治的措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精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工具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
——《共产党宣言》
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⑵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⑶材料三所说的“文明”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
材料二“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摘自艾周昌著《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中概括殖民者的罪行
②从材料二中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③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有何进一步的认识?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此后封建统治者大多采用重农抑商政策。请回答:
(1)历代统治者采用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此后封建统治者大多采用重农抑商政策。请回答:
(1)历代统治者采用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将自己的名号定为皇帝。从此,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皇朝最高统治者的名号一直沿用了2000年。与皇帝相关的制度尽管越来越复杂,但其实质却一直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不受约束的权力。
——孟祥才《中国政治制度史·秦汉卷》
材料二: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秦始皇》
(1)根据材料一,结合课本知识,归纳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
(3)根据材料三,分析秦代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