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会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其影响是(   )

A.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正式确立
B.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保障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如要给“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想”“走向共和”加个主题的话,以下最恰当的是( )

A.走进近代社会 B.开启民主政治
C.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D.地主阶级的探索救国之路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用西学的“移花接木”的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马克思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有句名言:“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符合这一评价的政治力量是 ()

A.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派
B.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激进派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商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的是( )
①《诗经》的出现 ②楚辞的盛行 ③宋词的兴盛④话本的兴起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