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针对权力运行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材料二 为了真正把法律确立为全社会的信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材料一的“权力”需要关进笼子和材料二的法律需要被信仰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崇尚法律》的相关观点?
(2)有同学认为:因为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是立法机关,只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能把“权力”关进笼子,真正把法律确立为全社会的信仰。请从“发展人民民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认识的看法。
材料一: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上述材料给生产经营者哪些警示?
材料一:11月28日-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第一次公开声明限制国内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和平组织的气候专家李琰表示:“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态度转变,中国已经踏上了一个新阶段。”
材料二: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下降到0.869吨标准,比去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全国氨氮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十二五”期间,将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我国要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哪些措施?
(3)青少年可以为我国 “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些什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什么?
⑵我们中学生应如何争做诚信公民?
2011年1月11日下午,上海市居民吴福佳在上海火车站见到小偷行窃后见义勇为。在于小偷的搏斗中,吴福佳的左脚跟腱被小偷咬伤,他因伤需休息两天。吴福佳所在单位得知情况后,却将他辞退。据悉,吴福佳曾四度见义勇为,并与2010年被评为上海市长宁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1)上述材料中哪个行为是正义的,哪个行为是非正义的?判断这些行为正义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对于吴福佳的事例,有些同学认为: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敢于匡扶正义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见义勇为。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分析说明
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它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
材料三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于某种原因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