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④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⑤!”闻者为之缩颈⑥。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饯:饯行,送别。⑤公之赐厚矣:您给我的赏赐太多了,意即您太高看我了。⑥缩颈:缩着脖子,形容恐惧的样子。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尝求故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___________
(3)士大夫莫敢往别 莫:________ (4)若得为范公党人 若:__________根据语句的意思,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B.然则何/时而乐耶 |
C.闻者为/之缩颈 | D.范文正/公贬饶州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王质扶病饯于国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②与友期行()
③去后乃至()④下车引之()“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今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阅读《童趣》,完成后面题目。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我能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项为之强()②徐喷以烟()
③鹤唳云端()④鞭数十 ( )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揣摩: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
于生活中的什么?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
①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我的积累: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
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素:
②比至陈比:
③诫籍持剑居外待诫:
④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徇: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衙,乡人咸劝徙衙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衙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二)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授臣令尹之职,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私亲戚(偏袒) | B.汝等自有常分(职分) |
C.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担忧) | D.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离开)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乃弃业欲求州官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B.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C.乡人咸劝徙衙以益其宅醒能述以文者 |
D.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宋无罪而攻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督邮,官衙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②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吕僧珍和孙叔敖都算得上是好官,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中材料作简要评析。
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问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③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④,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后汉书》
【注】①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 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③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④差温:维持温饱,比较宽裕。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素性佞邪(朴素) | B.览遏绝章表(截留) |
C.笃因缘送俭出塞(机会) | D.若不重其名行(品行)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先主解之,羽、飞乃止 |
B.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公将鼓之 |
C.钦因起抚笃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
D.以刺史非其人以中有足乐者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②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从文中可以看出张俭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