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甲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患甲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且已知3号为纯合子,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____性基因。
(2)甲病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B.血友病C.唐氏综合症D.白化病
(3)2号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若9号与10号生育子女,则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从优生学角度建议9号与10号生育____________孩(男/女)。
(5)1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I中的____________。
(6)若表现型正常的女性中含有a基因的概率为10%,则7号与8号生育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
(7)8号个体的细胞中含有的致病基因的个数不可能是(  )
A.0个B.1个 C.2个D.4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试回答下列与动物抗利尿激素分泌和生理作用有关的问题。
Ⅰ.下图表示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部分神经联系。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刺激①处,②轴突末梢处有抗利尿激素释放。这属于反射吗?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的抗利尿激素通过__________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

Ⅱ.肾小管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下图简要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
(1)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哪一种细胞器?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生物膜之间可相互转换,这是由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细胞,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____________最终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
(4)某人因基因突变导致受体结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那么,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正常人_________(高/低)。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位于人的第7号染色体上,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70%病人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现Cl的转运异常,导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体上合成CFTR蛋白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患儿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识别并处理细菌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
(3)患儿的体重较同龄儿童要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根本上说,是CFTR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了其序列。
(5)某地区正常人群中有1/22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囊性纤维病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
②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Ⅱ3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但父母表现正常。

6和Ⅱ7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Ⅱ3和Ⅱ4的子女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__。若Ⅱ3和Ⅱ4计划再生育一胎,需要做产前诊断,下列中哪项技术肯定与此无关?______________。

A.电泳技术 B.PCR技术 C.分子杂交技术 D.凝胶色谱技术

磷是植物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植物代谢、生长和繁殖中有着重要作用。
(1)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PO43-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吸收后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等化合物(要求2项)
(2)根据含磷化合物的作用,叶片中磷元素含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冬小麦和棉花对磷的吸收量

表中数据表明,作物对磷的吸收量因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不同而异。
(4)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
(5)研究人员发现,土壤中存在着一类细菌,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含磷化合物溶解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磷酸盐离子。对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并计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天然菌株的溶磷能力,则可以通过___________等方法。

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

(1)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①”如图2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3)蒜黄和韭黄都是在避光生长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蔬菜,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填选项代号)

A.两者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叶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C.环境因素影响了基因的表达 D.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②”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
在光区域.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
(5)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置换.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的颜色相似,呈现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

图一表示土壤中镉化物严重污染地区,通过栽种吸镉植物回收镉化物的实验流程;图二表示两种植物对土壤中镉化物吸收能力的测试结果及干物质燃烧的气化温度。已知镉化物的气化温度420℃。请回答。

(1)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研究表明,某些植物能促使吸收来的重金属与、有机酸等结合而分别沉积到细胞壁和液泡等处,并依靠(细胞结构)的功能,使污染物与体内的敏感分子或部位隔离,不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对栽培的此类植物要及时收割,否则,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可能通过等途径重返土壤中。
(3)如果图中气体过量排放至大气,将加剧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部分气体及灰分物质重新进入栽培区再度被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4)两种植物的根对镉化物吸收有差异的具体原因是细胞膜上。你认为治理并回收镉化物适宜选择的植物是,理由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