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历史】
历史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友谊之船】图①是郑和下西洋时的海船。郑和曾率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郑和船队最远曾到达 洲东海岸和 沿岸。
【侵略之船】图②是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乘坐的兵船。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请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差异角度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革命之船】从图③的南湖红船开始,中国革命的航船起航,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3)“南湖红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请简要说明其影响。
【强国之船】2013年11月30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4艘驱护舰的伴随下,经过3天多航行,于今天首次靠泊三亚某军港。(图④)
(4)几代人的“航母梦”在今天成为了现实。请分析梦想实现的原因。(两个角度)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府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请推荐两种途径。
(2)活动过程:请你帮忙将“相关链接”中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知识卡片中
“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
时间 |
外 交 成 就 |
1949年 |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
20世纪50年代 |
|
20世纪70年代 |
|
20世纪90年代 |
相关链接:①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②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3)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明确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是,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1)图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从此中国由向过渡。
(2)图二是一张邮票,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这与殖民者有关。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地区人民的心声?三幅图反映的共同趋势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唐·帕尔伯格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材料二: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始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与地区安全环境。作为核武器国家,中国坚定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摘自2008年10月23日新华网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1)材料一的“他”是指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发展核武器的意义是什么?
(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间。
材料二:
(2)分析出现图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读图二找出属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填写序号)。简述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摘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的治国之路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谈谈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强大的国家所灭。”某班根据此以古希腊为例,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补充资料,参与讨论。
【以史为证】
(1)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_______当政期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__。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__________所灭。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
【史论结合】
材料一我们都是希腊人。——英国近代诗人雪莱
材料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4分,提示:从政治、文化上分析。列举两例)
【读史明智】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4分,列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