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 B.PH3是非极性分子 |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 D.PH3分子的P-H键是非极性键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在硫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HCO3-+Ca2++OH-=CaCO3↓+H2O |
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2OH-+H2 ↑ |
D.明矾水解:Al3++3H2O=Al(OH)3↓+3H+ |
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破解蛋白质合成之谜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研究过程中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
B.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α—氨基酸 |
C.蛋白质遇硝酸银溶液会发生盐析 |
D.蛋白质是具有两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
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有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 B.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
C.滴定时视线应注视滴定管中![]() |
D.脱氢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5O6 |
将20gM物质、5gN物质、9gP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5gM物质、20gP物质还含有一种新物质Q。若M、N、P、Q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M + N = P + Q B.M + 2N = 2P + Q
C.2M + N =2P + Q D.2M + N = P + 2Q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如果按某种标准能将FeSO4、NO2、K2MnO4、Cu3P划为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不能划分为此类物质的是()
A.Na2O2 | B.NO | C.Al2(SO4)3 | D.NaC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