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某元素的氢化物X可完全分解为两种单质Y和Z。已知:①反应前的X与反应后生成的Z的物质的量之比
;②单质Y的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请填写下列空白。
(1)单质Y是___________,单质Z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
(2)1个Y分子中共含___________个共价键。键角是 。
(3)X分解为Y和Z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可证明滤液中含Na+,不含K+。
由上述现象推断:
(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如要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检验,如何操作: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其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③;
(2)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只填一种),简述选择其理由。
(3)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
|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
|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
|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
(b)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①)。
(2)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
(3)次氯酸不稳定,容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③)。
(4)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反应编号)。
同温同压下,有0.3molO2与0.2molO3,它们的质量之比为,它们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它们的体积之比为,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共12分)现有下列种物质:① CH3OH②
③
④
⑤
(1)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是(请填序号,下同),其消去产物依次是;由此可以推出苯甲醇(
)(填“能”或“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能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醛的序号分别是,请写出能被氧化成酮的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