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其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
(2)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 (只填一种),简述选择其理由 。
(3)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
|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
|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
|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编号字母) ;
(b)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 ;
(13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回答:
| 族 周期 |
I A |
IIA |
IIIA |
ⅣA |
VA |
ⅥA |
ⅦA |
0 |
| 二 |
① |
② |
③ |
|||||
| 三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 四 |
⑨ |
⑩ |
(1)在这些元素中,⑩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②的单质的电子式,。
(3)用电子式表示③与④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4)①的单质和⑥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⑤的单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⑤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已知拆开l mol C—H键、l mol O=O键、l molC=O键、l mol H—O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14kJ、498kJ、728kJ、464kJ。则l 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kJ的热量。
乙烯是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础原料,请根据以下框图回答:
41.以石油为原料的系列化工生产过程中,得到大量乙烯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选填序号)。
a. 水解 b. 分馏 c. 裂解 d. 裂化
42.有机物A俗称_____________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43.B的分子式为C2H4O2,与纯碱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A+B→C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30.NaCl和浓硫酸微热制取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试纸放在瓶口以检验氯化氢气体是否集满。
31.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有:Cl2、H2O和;光照新制氯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工业是用电解食盐水制取氯气,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2.已知还原性SO32->I->Br-.向NaBr、NaI、Na2SO3混合溶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__(选填编号)。
a. NaCl Na2SO4 b. NaCl NaBr Na2SO4
c. NaCl Na2SO4 I2 d. NaCl NaI Na2SO4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s)+H2O(g)
CO(g)+H2(g)
27.反应后物质的总能量增大,则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8.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H2O)=c(CO)
29.若容器容积为2L,反应1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增加了2.4g, 则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S);若再增加固态碳的量,则正反应的速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铁能在稀硝酸中溶解:
→Fe(NO3)3+NO↑+2H2O
24.在上述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5.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还原剂是。
26.若有0.1 mol铁参加反应,被还原的HNO3为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