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与普通铁粉具有不同的性质。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
(1)写出温度高于57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中学教材中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中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                               

(3)如果提供给你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灯及其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请在答题卷的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包括反应时容器中的物质)。
说明:①本题装置示意图中的仪器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表示。
水槽: 试管: 蒸发皿:  玻璃导管:  或(但应标示出在液面上或液面下)
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玻璃导管之间的联接胶管等,在示意图中不必画出。如需加热,在需加热的仪器下方,标以“△”表示。
(4)甲同学对实验后的黑色固体产物X含有哪些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黑色固体产物X(假定成分分布均匀)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有少量气泡产生。

取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

取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能确定固体X中存在的物质是          ,但不能确定X的成分,原因是                                                              
(5)乙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后的固体产物是否存在Fe3O4设计下列实验方案:
①取固体样品m1 g,溶于足量的稀盐酸;
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H2O2的和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③将②中所得固体进行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m2 g。
溶液X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1与m2的比值在        范围内时,才能确定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Fe3O4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根据下表左边的“实验操作”,从右边的“实验现象”中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答案”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答案
实验现象
(1)让一束光线通过Fe(OH)3胶体

A、呈蓝色
B、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C、呈现光亮“通路”
D、产生红褐色沉淀
(2)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

(3)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

(4)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请将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和离子反应方程式填入实验报告中。

编号
现象
离子方程式









某学生用0.2000 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将已用蒸馏水洗净的碱式滴定管,再用标准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厘米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G.检查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H.再重复做滴定实验2~3次,记录并处理数据。
就此实验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短缺的序号)
→ B →→ C →→ A→→ H
(2)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
(3)如果不进行B步骤的操作的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 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影响”,下同)
(4)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5)若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时,取前有气泡,取后无气泡,其结果会导致测得待测盐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6)若称量一定质量的KOH固体(含少量K2CO3)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某化学小组探究液体有机物样品A(C3 H8 O2)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I:用右图实验装置,通过Na与A反应确定羟基个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从(填仪器名称)中加入;检验装置甲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球并冷却后再与有机物A反应,其目的是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p="l.038" g·mL-1

实验编号
有机样品的体积
有机样品的质量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I
3.65mL
3.8g
1120mL
II
7.30mL
7.6g
2240mL
III
14.60mL
15.2g
4000mL

①不能选第组数据来计算A中羟基个数,这组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②有机物A中羟基个数为
实验Ⅱ:
欲确定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7.30 mL A,Cu作催化剂,经氧化后完全转化成液态有机物B。
②取一质量为m1g的洁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滴人化合物B,并水浴加热,待充分反应后,静置,小心倒出上层清液,向试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倒出,再加入蒸馏水,再倒出,最后将试管烘干并称量。重复2次,试管质量均为m2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的目的是
(2)若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3)试写出液态有机物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A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如下系列研究:
实验1:对A的溶液进行了焰色反应;现象:火焰呈绿色。
实验2:从A的溶液中获取固体A。
实验3:加热干燥的固体A9.4g,出现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经处理集得不溶于水的气体0.56L(标况下),且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残留黑色固体4.0g。
实验4:用酒精喷灯再对黑色固体加热,待固体完全变红,又集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0.28L(标况下)。
资料:①氧化亚铜属碱性氧化物,在酸性介质中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空气中灼烧会转化为黑色固体,而在高温下较为稳定。
②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1000℃左右;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一次完整的操作次序为(填序号,可重复);
a.灼烧 b.用盐酸清洗铂丝 c.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
(2)实验2中如何从溶液中获取固体A?
实验中所需主要的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
(3)实验3中经处理集得不溶于水的气体0.56L,这里的“经处理”是将气体通过,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4)写出实验3中的分解反应式:
(5)写出实验4中的分解反应式:
(6)实验4中红色固体为纯净物,化学式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确定,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方案,并写出所发生的反应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