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根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僚机构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官僚机构分别是
官僚机构 |
机构职责 |
① |
掌典领百官。 |
② |
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通“专”)判省事。 |
③ |
掌佐天下执大正,而总判省事。 |
④ |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 |
A.①中书省、②门下省、③尚书省、④吏部
B.①尚书省、②门下省、③中书省、④户部
C.①尚书省、②礼部、③中书省、④户部
D.①户部、②门下省、③中书省、④尚书省
2006年底,据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勃列日涅夫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其执政时期是二战后苏联(俄)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民众怀念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 |
C.苏联军事实力逐渐接近美国 |
D.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下图是浙江杭州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农村率先改革,城市改革处试点期 |
B.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束缚 |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000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经济困难 | B.巩固大跃进成果 |
C.加强环境保护 | D.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
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
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
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 |
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 |
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