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写道:“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由此推论,作者特别关注的是( )。
A.务实学风 | B.立国之本 | C.传承传统 | D.弘扬民主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 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 D.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
在历时八年的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22次大规模战役,从“七七事变”、淞沪抗战到后来的武汉会战,中日双方以争夺大城市为主,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下列对此阶段正面战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 |
B.积极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
C.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 |
D.给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
《重返五四现场》中记载“噩耗传来,有如当头一棒,天旋地转,青年学生尤为愤慨,以至演成1919年5月4日的北京示威运动。”文中所说的“噩耗”指
A.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
B.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
突出体现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是
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天京变乱③《资政新篇》④北伐失利
A.①②③④ | B.① | C.①②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