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 B.以古讽今 |
C.厚今薄古 | D.贯通古今 |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
麦迪逊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性保障。”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联邦制原则指导的政府保障了人民的权力 |
B.美国两种政府机构的运行均采用分权制度 |
C.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权力来源的理论基础 |
D.三权分立原则可用于处理两种政府间关系 |
杨晓凯《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A.分权制衡 | B.虚位元首 |
C.议会至上 | D.责任内阁制 |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罗马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A.保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原则 | B.注重人伦的原则 |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 D.公正合理的原则 |
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中,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内部公民的民主 |
B.轮番而治与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