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
|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
|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
|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
下图是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所画的当时法国权力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众议院、参议院、总统、内阁 |
| B.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 |
| C.参议院、众议院、内阁、总统 |
| D.参议院、众议院、总统、内阁 |
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年—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A.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
| 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 |
| C.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 |
| D.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 |
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
|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
|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
古代罗马万民法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
①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
②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实践
③对外邦人法规的广泛借鉴
④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