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地的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引自韩毓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之谜》材料不能说明此时的中国( )
| A.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 | B.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的能力 |
| C.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 D.商界积极参与国际商贸活动 |
清末状元张謇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 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 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 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
| 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 |
| 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 |
| 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 |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源于
| A.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 B.内燃机的发明 |
|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 D.垄断组织的产生 |
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 B.物美价廉的商品 |
| C.先进的通讯手段 |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