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对上述两种评价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特定的历史时期”:美国两党制形成时期 |
| B.“最美妙的杰作”:邦联制赋予政府权力 |
| C.“最先承认了人权”:世界上最早实行代议制 |
| D.“有色人种奴隶制”:体现了该宪法的局限性 |
下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
|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
|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
|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
|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
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 A.小说 | B.戏曲 | C.说书 | D.绘画 |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工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 B.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
| 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 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
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 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 D.两汉时期纸是唯一的书写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