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 年份 |
佃农(%) |
半佃农(%) |
自耕农(%) |
| 1935 |
29 |
24 |
47 |
| 1936 |
30 |
24 |
46 |
| 1937 |
37 |
26 |
37 |
| 1938 |
38 |
27 |
35 |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
下列有关文学体裁及盛行的时期,连线正确的有
①赋—汉朝②诗歌—唐朝③词—宋朝④散曲—元朝⑤小说—明清
|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 A.陈子昂 | B.孟浩然 | C.杜甫 | D.杜牧 |
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 A.古代散文的发展 | 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
| C.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出现 | D.明清小说的繁荣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同时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当时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
| B.统治阶级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 C.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 |
| D.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
“工商皆民之本”思想提出的根本原因是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 B.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
| C.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 D.是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