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美好愿望
②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
③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④是“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下表为1987年英、法、日三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表格中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国别 类别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
第一产业 |
2% |
2% |
3% |
||||
第二产业 |
38% |
36% |
40% |
||||
第三产业 |
60% |
62% |
57%
|
下列日常生活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坐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旅行②从欧洲往美洲发电报③用核电站的电照明④中国农民在家中上网()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①②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少 |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C.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 | D.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
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 B.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 |
C.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 | D.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 |
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