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每空1分,共10分)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力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 )人均收人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读“进藏铁路线(已建或待建)方案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进藏铁路的选线最初有三个方案:北线(青藏铁路)、中线(川藏铁路)、南线(滇藏铁路)。在这几个方案中,有关部门最终决定首先建设青藏铁路,主要原因是因为青藏铁路与其他两条进藏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三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名称 |
总里程(千米) |
![]() |
建设周期 |
隧道长度占总长度的百分比(%) |
滇藏线 |
1960 |
654 |
10年以上 |
43 |
川藏线 |
2015 |
768 |
10年以上 |
42.5 |
青藏线 |
1118 |
不到200 |
6年 |
2.8 |
(1)滇藏线遂道长度占到了铁路线总长度的43%,其原因主要是。
(2)青藏线的起止点城市分别是和,它们分别位于(填河流名称)谷地和(填河流名称)河谷中,这两个谷地地区是所在地形区著名的农业区,请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条件。
(3)滇藏线和川藏线起止点城市之间的相对高度比较,较大的是(填铁路名称)。
(4)请综合分析有关部门决定首先修建青藏铁路线的主要原因。
图11是世界某地的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城的地理坐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C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到B的地势变化特征是什么?
(4)该地区为闻名世界的新工业区,其主导工业是工业。试分析刺激其工业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之间的农业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0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该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2)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5—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该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材料一显示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2)分析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来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的原因。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根据图中信息,分别指出图中B、C二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简要说明理由。
(3)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