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事
【元】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十八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雨过湖楼作晚寒”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分析。
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岸帻
(宋)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3分)
三四句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山农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3分)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早行
黄庭坚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
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
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注〕①失枕:失眠。②凭:凭定,断定。③早晏:早晚。④占:占候,诗中指观察天文现象。斗:北斗星,古人依靠北斗星来指引方向。⑤辔:驾牲口的噘子、缰绳。行露:指路旁的露水。这首诗题为“早行”,诗中是如何体现“早行”的?
这首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诗中诗人的感情有无变化?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班马:离群的马。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孤蓬”“浮云”“落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后人评价此诗“有声有色,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