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试题。
竹 轩 诗 兴 (南宋)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4分)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4分)
阅读下面这段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评论,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议论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句不超过10个字。
老人倒地无人扶,旁边是一群保持安全距离围观的路人,有人想伸手搀扶,又有人出言阻止……面对这种情景,无数人在发问,①?
对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痛一心疾首的人们,立即会想到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判例。的确,经过舆论不断发酵,②,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彭宇案”带来的恐惧感。法院判决的模棱两可至今仍为人诟病。“彭宇案”判决书使用了“从常理分析”“更符合实际的做法……与情理相悖”之类的措辞来断定彭宇之责。当真相扑朔迷离的时候,局外人妄断是非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被告真的撞倒老人却不肯承认,还要编造动听的助人为乐借口,是③;如果老人不是被被告撞倒却强诬被告,同样极不诚信,并且在媒体与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对社会的向善之,心造成极大伤害。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编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请赏析“南枝夜来先破蕊”句中“先”字的妙用。
请结合具体句子赏析该元曲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有人说,诗中“逼”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
(2)概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霜天晓角仪真①江上夜泊黄 机②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县,在长江北岸。②黄机,南宋词人,身处中原沦丧时期。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3分)
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该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 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颔联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