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说:“22年前我看着发达的日本,认为中国经济再发展50年恐怕也追不上。但是仅过了2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日本,高铁时速越过350公里,北京、上海已跃升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经常有外国朋友问我:中国为什么能创造奇迹?我说:因为我们曾深受苦难,所以不瞎折腾。”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2)看到这些成就,有同学认为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为使中国继续创造奇迹,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
有人说,初一是一个天真调皮、爱搞恶作剧的岁月。这不,近来某校初一年级就流行给同学起绰号,有些同学还专门研究着给其他同学起绰号,那些难听的绰号一旦落到谁的头上,谁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为此,初一(1)班在思品老师的带领下对起绰号现象组织了一次调查活动。请你参与:
(1)就调查活动的程序问题,调查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看法:
①设计调查问卷;②发放问卷,采访同学;③拟定调查计划;④完成调查报告
你认为上述调查活动程序合理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根据调查程序,这次调查活动采取了哪两种调查方式?
(3)随意给他人起不雅的绰号,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做到尊重他人的前提是什么?
(4)随意给他人起不雅的绰号,侵犯了他人的什么合法权利?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这一权利?
下图是小李同学展示的BRT公交车上拍到的两个镜头:
(1)结合这两个镜头说明宽容友善的重要性。
(2)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
(1)小泽征尔大赛夺魁靠的是什么样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
怎样的作用?
(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培养这种心理品质?
①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③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陶行知
(1)以上三则名言主要蕴涵着什么道理?请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
(2)“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请写出两种常用的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学生静静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征求了几位好朋友对自己的评价,调查的结果见下表。
同学 |
对静静表现的评价 |
原因 |
红红 |
热情、善良、好客 |
红红生病那次,她主动帮助红红,并邀请红红到家里做客 |
琼琼 |
热情、大度 |
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她比较容易原谅对方 |
丽丽 |
不拘小节、洒脱 |
同学在一起吃东西时,她总是抢着付钱 |
小莲 |
性格外向,做事效率高 |
在学习中,她写作业总是很快 |
静静的老师对她的评价如下。
热心帮助同学,主动关心班集体的建设,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学习方面容易马虎,作业比较粗糙,最近学习成绩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
静静对自己也有一些认识,她对自己的评价如下。
我性格比较外向、人缘很好,但我有时也很在意同学的评价,所以觉得有些累。有时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主见,但经常以失败告终,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
(1)静静采用了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
(2)虽然我们和静静并不相识,但通过静静认识自我的结果,相信你对她有了一定的了解,说说看,你如何来评价她?
(3)结合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分析一下静静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哪些可取,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