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图5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图5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