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高三同学围绕我国当前“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主线,查阅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2008~2012年M市电子信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发展比较示意图
材料二:为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M市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一号工程”,将其作为转变地方经济结构的引擎,充分发挥该市雄厚技术力量和人才的优势,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先后引进英特尔、联想等IT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市场重构;政府专门拿出20亿元财政资金,并出台相关对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电子信息产业从单兵突进到集群集约发展。
材料三: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过程中,M市十分重视引领电子信息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建设,要求电子信息企业不仅要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还要做承担社会责任的先锋,要在电子垃圾处理、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简述加快信息消费的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M市是如何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
(3)假如你是M市一位电子信息企业的代表,你认为企业应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找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能够最迅速的传导至上下游产业,减少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公民隐私也因此暴露等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更好地解决“大数据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3)请就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中的隐私安全问题提两条建议。要求切实可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面向世界寻求发展机会,又要完善法制,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材料一: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我国新时代面向世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的战略建立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4年11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区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提出后,被一些海外媒体解读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注释:“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为了建立美元的霸权地位和遏制苏联,给予欧洲130亿美元援助,在帮助欧洲的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二:2015年10月,交通部同时出台了出租车改革办法和专车新规。据专家分析:不少地方在出租车领域通过配额制管理、独占号牌资源等手段造成事实上的垄断。公司随意定价,司机完全没有议价权,进而使得拒载现象成为常态。有关部门出台网络约车规范条例,给从业者减负,让民众受益,使行业依市场规律发展。另外,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展开了对某外资企业在中国涉嫌垄断的调查,中国实施反垄断法以来,已完成多起针对国内国外企业的垄断调查,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反垄断的积极作用,并说明“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等”的理论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会议要求要从多个方面,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材料二:当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美国达到80%。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重视消费的经济依据。
(2)分别说明材料二、材料三揭示的经济现象,并说明材料一对材料二有何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崇尚诚信,以 “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 “为德目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其内涵与时俱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诚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近年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人的消费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今,海外购物也非常火热。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末,中国内地“海淘族”突破2000万人,年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淘”消费市场。出现了境内、境外旅游消费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生产者为何要追求诚信。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
“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我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努力实现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
同时,中国通过倡导建立“亚投行”,在坚持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沿线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不仅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也要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建设“一带一路”?
材料二:中国从不希望以邻为壑,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在于日本能否正视历史,真正卸掉历史包袱。为了悼念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4年12月13日10时我国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有助于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