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
|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
| C.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
|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
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转录和翻译都可发生在线粒体内 |
| B.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
| C.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
| D.转录和翻译的模板分别是DNA的一条链和mRNA |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 B.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
| C.4种碱基A:T:G:C=3:3:7:7 |
|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
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G与C这一对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 |
| B.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
| C.所有生物体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 |
|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够保证DNA分子复制准确进行 |
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
|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
|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下图为一个白化病(A、a)和色盲(B、b)的遗传系谱图(5、12号为同一种遗传病患者,10号为两病兼患患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7、8、12号个体可分析得出5号个体患的是白化病
B.1号和10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
C.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8
D.13号个体为7、8号夫妇刚生的儿子,该个体不患病的概率为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