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精选考题·福州一次质检)早春季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
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问题:
(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氧气和散热,这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造成烂芽和烂
根。
(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Ⅰ.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
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Ⅱ.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100 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蒸馏水、凡士林。
Ⅲ.实验方法:按照装置一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
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请指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二的图示
并做好相应标注)
Ⅳ.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一和二中液滴移动状
况)
实验现象 |
结 论 |
一左移,二不移动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③________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
下图1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图1为叶肉细胞,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和
[]。
(2)如果图1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应具有的结构是[]、
[]。在有丝分裂间期,主要的物质变化是;在有丝分裂末期,[2]与的形成有关。
(3)下列对图2中有关生命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②单细胞生物也存在细胞分化过程
③细胞衰老个体也随之衰老④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一样是一种细胞编程性死亡
(4)图2中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这种信息交流是通过实现的,其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
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有关字母所代表的物质:a,c。
(2)图中ATP中的能量转换到b的场所是,生成e的具体场所是。
(3)为探究光质(不同波长的光)对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提供下述材料:烧杯2只、打孔器、注射器,红、黄40W灯泡各一只,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菠菜叶。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20片(避开大的叶脉)。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除注射器内的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重复几次。
②将处理过后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此时叶片全部。
③取甲、乙2只烧杯,分别加入。
④。
⑤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个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的浮起的数量。
预期结果及结论:
。
选做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不同时期DNA含量(单位C)的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
(1)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为止。
(2)细胞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___________。
(3)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在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发现,母细胞与子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分子的数量是稳定的,其意义在于。
下图中A、B是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多的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即纤毛细胞和黏液腺细胞,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
观察图中细胞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填字母)是黏液腺细胞,其中的、(填细胞器)特别发达,该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粘住灰尘、细菌,湿润气管。
(2)纤毛细胞结构和功能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3)与所有上皮细胞一样,呼吸道上皮细胞也不断衰老、脱落,并被底部向上推进的新细胞所代替,图中C、D细胞位于A、B的底部没有突出的特征,它们均属于未分化细胞,比较它们的结构,其中(填字母)细胞可能演化为纤毛细胞。
(4)冬、春季节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其免疫力降低。
据题中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 的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小时)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 cm2叶·小时) |
|
A植物 |
1 |
3 |
11 |
5.5 |
B植物 |
3 |
9 |
30 |
15 |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 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 ,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 跟不上 反应。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 (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mg CO2/100 cm2叶·小时)
(4)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右图①。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右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 ,原因是
Ⅱ. 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
(2)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点对应的时刻, 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 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大。
(3)研究发现,在其他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时,植物根系部位土壤相对缺水是导致气孔关闭的主要因素。请据此推测图中C、D两个点对应的时刻中, ________________时刻根系部位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
(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若干,等分为3组,1、2、3组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_________________。
|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 |
||||
1组:5×10-5 |
2组:5×10-4 |
3组:5×10-3 |
|||
叶片中X的浓度/mol·g-1(鲜重) |
2.47 |
2.97 |
9.28 |
||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mol·m-2·a-1 |
0.54 |
0.43 |
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