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的Q湖流域位于北纬36°15’-38°20,和东经97°50,-101°20,之间,海拔3192-5174米。
据最新卫星资料监测表明,近十几年来,Q湖面积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以2004年为分水岭,2004年面积最小,2005年开始湖水面积逐年增大,而且这种增长已经持续保持8年。科研工作者经过多方面资料分析,对Q湖的水量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表)。


(1)据图,概述Q湖流域的地势特征,并指出Q湖水补给的主要类型。
(2)依表,说明未来几十年Q湖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加强Q湖流域湿地监测研究的重要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所在半岛的气候特征是,因此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是,图中伊兹密尔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当伊兹密尔处在雨季时,太阳直射在半球(南或北)。
(2)图中②是(湖泊名称),目前这个湖泊正在快速地萎缩和咸化,请分析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a、b 两洋流中,为风海流,由风吹拂形成;对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2)图中上海到旧金山的两条航线①和②中,航速较快的是,因为
(3)A、B、C三海域中,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4)A、B、C三海域中,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5)b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为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3)从C到D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150N纬线与弧BAC垂直相交于A点,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计6分)

(1)写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2)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
(3)D地附近属于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4)对该图的判断错误的是()
A.A为太阳直射点 B.最大圆圈为晨昏线
C.AB两地经度相同 D.该图表示昼半球
(5)当E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船舶顺风顺水
C.天山雪线上升
D.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
(2)说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