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根本区别是
A.基本构成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不同 |
B.外部形状不同 |
C.金属晶体和原子晶体属于单质,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属于化合物 |
D.基本构成微粒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所遵循的规律不同 |
下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
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 |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M+H2O+e- |
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
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 mol气体 |
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 =" NiOOH" + MH。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 |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OH-,H2O中的H被M还原 |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
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发生加聚反应 |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呈红色(Cl2) |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