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 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C.从诸侯割据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下表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情况一览表。下列四个选项是有人从表格数据中得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时间 |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
1966~1970 |
8% |
5% |
1971~1975 |
7% |
4% |
1976~1980 |
3% |
4% |
A.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民经济逐年下降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最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D.与美国军备竞赛,成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上述说法 ( )。
A.全盘否定了原有计划经济体制 |
B.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C.认识到原有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
D.试图改变所有制形式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
C.“开垦、开垦、再开垦” |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
B.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
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
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
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 ( )。
A.新经济政策 | B.赫鲁晓夫改革 |
C.勃列日涅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