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唐初,宰相有两类。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省仆射为当然宰相,如果所设之职全部有人担任,共六人。此外,其他高级大臣、在战时偶尔还有突出的将领,也可能任特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韦后当权的短暂时期,同时任职的宰相人数不少于17人。……713年玄宗总揽政务后人数又从四人进一步减到二人。唐朝宰相人数的这种变化是为了

A.有效处理政务 B.维护朝政稳定 C.削弱宰相权力 D.增加决策科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

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
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
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
D.青铜已用于农业生产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入人心 B.法制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一位史学家说:“公元前356年是改革家商鞅开始革命性地变革秦国制度的年代。”商鞅变法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建立县制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未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徒,轻迁徒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材料的思想实质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古代某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