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主要是指
A.维护清朝统治 |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 |
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有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则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顷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
C.有的城市发展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
D.商品经济渗透浙江农村 |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白瓷②青瓷③釉下彩绘④粉彩瓷器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