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
国家财政总支出 |
国防费支出 |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
1951 |
122.49 |
52.64 |
42.97 |
1953 |
220.12 |
75.38 |
34.24 |
1955 |
269.29 |
65.00 |
24.14 |
1957 |
304.21 |
55.11 |
18.12 |
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具体措施有()
①迁都洛阳 ②整顿吏治③重用汉族地主④改汉姓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A.孝文帝改革 | B.1861年改革 | C.梭伦改革 | D.明治维新 |
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C.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