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切合一般认为是在16世60年代。到19世纪初,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多吨,占世界总产量13.7万吨的将近一半。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三 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可分为基本隔离和重新融入两个显著阶段。进入本世纪,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拥有外汇最多的国家……
问题:
(1)概述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结合所学,指出15至17世纪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2)分析指出导致材料二所述历史现象的因素。
(3)概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隔离的历史背景。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顺应了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30多年来该趋势形成与发展的国际背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革命思想有哪些差异?因此二者相比,新文化运动有哪些进步?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三股思潮在反封建主义方面各有什么不足之处?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创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今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他的家乡——山东曲阜,举行了大型的活动来祭拜这位人类共同的思想巨人。
请回答:
(1)概述孔子的政治思想内容。
(2)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教诲,至今仍为我们所津津乐道。请举出至少四句有关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名言。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请回答:
(1)列举中国古代居世界领先水平的三项科技成就,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在技术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
(2)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西方诞生,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的意大利科学家是 ;简述他的主要成就及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余也,敢谓有目?亦以众耳。既以众而圣之,亦以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材料二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写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下来在腿上就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述黄宗羲最主要的思想主张?其与李贽思想的共同点有哪些?
(3)材料三、材料四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
(4)与欧洲启蒙思想家相比,我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在思想主张内容上的最大差异是什么?造成这种差异的经济因素是什么?

1997年2月k9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至今已整整十年。他见证了中国20世纪翻覆地的历史变革,并亲身参与和创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社会主义稿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把这当作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闻,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四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乌黑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道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邓小平抓住了什么根本问题,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隹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积极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3)材料三中所提及的“三个有利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有何意义?
(4)“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精髓,他主要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精髓?请分析促使这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