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弗之_______      (2)送之_______
(3)未尝稍降辞_______ (4)其欣悦_______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家(的) B.弗怠(指代抄书)
C.走送(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道(的)

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巨商蓄鹦鹉》,完成后面问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日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语鹦鹉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鹦哥谓之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半年得释 ()②笼语鹦鹉曰()
③鹦哥之曰 ()④似不忍()
(2)下列各句与“一日段生以事系狱”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可以为师矣 B.岁以大穰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而以天下事为己任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一 日 段 生 以 事 系 狱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①能诵诗文;②向客人问安;③
。(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③何……为:干什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意借而不敢言 ()
②借者无不给()
③阮后之()
④遂焚()
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②何不试之以足?
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文言文阅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本文的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成语来源于此文。
填出文中所缺内容。
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初极狭,才人阡陌交,鸡犬相闻
B.复前行,穷其林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船,从口入土地平旷,屋俨然
D.其往来种作晋太元,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下面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中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B.村中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C.村人“皆叹惋”,是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
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共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2>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名之者谁名: (2)欧阳修谪滁州谪: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颍州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ò):箭的尾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余人各复至其家延: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
(3)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