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密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
B.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
C.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 |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
E.两个分子从很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一质量为m的铝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足够深的油槽中(如图甲),某时刻剪断细线,铝球开始在油槽中下沉运动,通过传感器得到铝球的加速度随下沉速度变化的图像如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球下沉的速度越来越大 |
B.开始释放时,铝球加速度a0 =g |
C.铝球下沉过程所受到油的阻力f=ma0v/v0 |
D.铝球下沉过程机械能的减少等于克服油阻力所做功 |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混合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其所受重力大小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均在平直轨道上运行)()
A.120km/h | B.240km/h | C.320km/h | D.480km/h |
在轨道上稳定运行的空间站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轨道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相通,宇航员让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轨道,通过粗糙的CD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CD间由于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 |
B.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比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速度大 |
C.如果减少小球的初速度,小球有可能不能到达乙轨道的最高点 |
D.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
如图甲所示,在圆柱体上放一物块P,圆柱体绕水平轴O缓慢转动,从A转至A′的过程,物块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从起始位置为出发点,则图乙反映的是该过程中()
A.重力随角度变化的规律 |
B.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C.摩擦力随角度变化的规律 |
D.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磁铁D在通电时能将衔铁S吸起使电灯电路断开。图乙电路能实现与图甲相同的功能。则图乙中虚线框内的门电路是()
A.或门 | B.与门 |
C.与非门 | D.或非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