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H点,读H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H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
B.H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
C.H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D.H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平分 |
当H点位于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
B.晨昏线与地轴的线面角达到最大值 |
C.长江入海口的盐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
D.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的客轮顺风顺流 |
下图是“某年部分国家占世界铝土矿及铝产量的比重图”,完成24~25题。从工业区位因素来讲,炼铝业属于
A.动力指向型 | B.市场指向型 |
C.原料指向型 | D.技术指向型 |
盛产铝土矿但炼铝业欠发达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和巴西 | B.牙买加和几内亚 |
C.美国和加拿大 | D.印度和中国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 m),完成21~23题。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是
A.200 m | B.300 m |
C.400 m | D.500 m |
河流在图中段的流向是
A.由东北向西南 | B.由西南向东北 |
C.由西北向东南 | D.由东南向西北 |
如果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则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干旱 | B.沙漠化 |
C.水土流失 | D.土壤盐碱化 |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完成17~18题。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较少,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15~16题。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多 | B.人口老龄化 |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 D.劳动力缺乏 |
读“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图,完成19~20题。在平均时速小于35千米时,汽车尾气中的NOx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是
A.正比 | B.反比 |
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 D.无相关性 |
下列各项措施中较为合理且能有效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是
A.改善道路状况,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
B.大力发展货车数量,限制公共汽车数量 |
C.增加公共汽车站,减少市民候车时间 |
D.建立绿化隔离带,实行人车分道行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