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降水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①、②、③三地某日北京时间9::00~15:00的太阳高度及方位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②、③三地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②位于③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反向

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上右图中的

A.Ⅰ B.Ⅱ C.Ⅲ D.Ⅳ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读图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时间段后期,推动城市化的直接动力主要是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D.采矿业

目前,郑州市不少工业企业厂址选择在郊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市区道路网密度较小 B.郊区环境优美
C.市区劳动力短缺 D.郊区地价较低

读美国某类商品主要进品市场份额分配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日本%
意大利%
韩国%
中国台湾%
中国大陆%
印尼%
1970
25
33
1
27
0
0
1974
2
23
3
33
0
0
1978
2
17
8
31
0
0
1982
1
12
19
38
1
0
1986
0
7
19
46
3
0
1990
0
5
18
19
30
4
1994
0
4
23
3
62
7


此类商品最可能是

A.钢铁 B.汽车 C.啤酒 D.鞋类

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交通 D.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