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 )
| 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
| 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
| 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 | B.推动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
| 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这些资产阶级被轻蔑地称为“爆发户”,这样的描述反映了()
| A.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社会财富巨增 |
| B.启蒙思想的传播,挑战了封建等级观念 |
| C.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提高 |
| D.贵族生活日益腐朽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有()
①可乘火车、轮船旅行
②电报、电话已成为通讯工具
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④大气、河流污染严重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
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
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
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