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
1913年 |
1938年 |
1973年 |
英国 |
13.3% |
28.8% |
41.5% |
法国 |
8.9% |
23.2% |
38.8% |
美国 |
8.0% |
19.8% |
31.1%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根据下表分析,1953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 ![]() |
所有制 |
土地经营 |
1953—1954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个体经营,集体互助 |
1953—1954 |
农民土地股份制 |
初级社,集体经营 |
1955—1957 |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高级社,集体经营 |
1978至今 |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① 土地改革② 对农业进行改造③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④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面是《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是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1958一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影响上表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过急,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生产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
D.“文革”的“左”倾错误严重干扰农业生产 |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有①稳定了金融市场②促进了物价回升,
刺激了生产复苏③官僚资本借机聚敛财富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