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问题是( )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②电解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然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⑤ | C.③④ | D.①③④⑤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 OH-(aq) → H2O (l) +57.3kJ
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Q1 < Q2 < Q3 | B.Q1 > Q3 > Q2 | C.Q2 > Q1 > Q3 | D.Q1 < Q3 < Q2 |
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Al3+、Na+、Cl-、NO3- |
| B.b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K+、Ba2+、NO3-、I- |
| C.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42- |
| D.d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Na+、K+、SO32-、Cl- |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振荡后溶液变蓝,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氧化性:ClO->SO42->I2 |
| B.漂粉精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 C.ClO-与I-在碱性条件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D.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
FeS2的结构类似于Na2O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时生成H2S2,H2S2易分解。实验室用稀硫酸与FeS2颗粒混合,则反应完毕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H2S | B.S | C.FeS | D.FeSO4 |
氯磺酸(HSO3C1)是一种易与水反应的强酸,可以在常温下用HCl+SO3→HSO3Cl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SO3Cl具有强腐蚀性 |
| B.HSO3Cl也可以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反应制得 |
| C.HSO3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产物只有NaSO3Cl |
| D.常温下,0.1mol的HSO3Cl溶于水制得1L溶液,pH等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