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58年8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材料三:新世纪、新成就(单位: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出现什么现象?给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中国农民的哪一重要举措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成就”取得与我国加入哪个国际组织直接有关?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表明新中国成长有经验也有教训,这对当前国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当革命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成功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二如图1、图2、图3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成功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变革开始于什么时间?
(2)材料二中所示的是这场“变革”中发明的机器。图1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1分)它的发明在这场变革中具有什么意义?图2所示机器与图3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谈谈这场“变革”的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芬奇在讨论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他在绘画中着眼于生活,努力创作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形象。一次,他作为助手和老师共同合作一幅画卷,老师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学观念的束缚,所绘作的部分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而达芬奇所绘的一个天使: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老师看后自叹不如。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以前的世界史其实主要是地区史,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1)材料一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列举其中的一幅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材料二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谈谈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面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
请回答:
(1)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
(3)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一场战争失败后签订条约的情景?签订了什么条约?
(2)材料二中“为维护清朝统治”,统治阶级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 》。
(4)材料一、三涉及的两个条约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