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代高僧慧能把印度佛教中国化,创立禅宗,他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教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布五大洲。这表明

A.吸收外来文化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唯一基础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C.伟大人物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普遍感受到了发展、竞争的压力,由此产生了普遍的、多样化的终身学习的需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动员令和宣言书,它表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据此回答 24 ~ 25 题。
24.“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①全民学习②虚心学习③终身学习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5.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外交、政治外交之后的又一新的亮点,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 22~23题。
22.中外文化交流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A.文化竞争 B.民族文化的特色
C.文化合作 D.不存在文化差异
23.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 ()
①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文化竞争又排斥文化合作的过程③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据此回答19~21题。
19.文化创新是()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B.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
C.文化发展的实质 D.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20.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表现在_________之中。 ()
A.社会实践
B.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的努力
C.博采众长
D.文化创作者的加工
21.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 ()
A.社会实践
B.客观事物本身
C.文化创作者的头脑
D.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共增收词语6000余条,如“体认”“愿景”“和谐社会”“丁克家庭”等,涉及语文、政治、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诸方面。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文化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文化先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①必须认真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大力进行文化创新 ③必须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赋予时代精神,丰富文化内容④必须大量引进外来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