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2c(g) ΔH1<0
x(g)+3y(g)2z(g) Δ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元素D位于第Ⅵ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B>C>A
B.元素A、B的氧化物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C.元素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
D.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干燥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 |
B.用图1装置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
C.用图2装置能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D.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物质 |
B.在食品袋中放人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
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
D.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能实现下述转化关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有机物X是按此规律排布的第19项,下列有关X的组成、性质的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CH4 |
CH2O |
CH2O2 |
CH4O |
C2H6 |
C2H4O |
C2H4O2 |
C2H6O |
①是戊酸;②是戊醇;③是丁酸甲酯;④在稀硫酸中易变质;⑤一定能与钠反应
A.②⑤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