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线段BC代表Fe3+ 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 6mol |
C.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 =2Fe3++I2+4Cl━ |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1:3 |
从如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
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 |
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
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① | B.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 |
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W可能是( )
①C、O2②Fe、HNO3③S、O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其相应原子半径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性质 |
元素编号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原子半径(nm) |
0.102 |
0.117 |
0.074 |
0.110 |
0.071 |
0.075 |
0.077 |
0.099 |
最高化合价 |
+6 |
+4 |
+5 |
+5 |
+4 |
+7 |
||
最低化合价 |
-2 |
-4 |
-2 |
-3 |
-1 |
-3 |
-4 |
-1 |
A.C为硫元素
B.A、B是同周期元素
C.F、H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元素G在周期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族